庙边学校
翁家重视教育,庙边学校就是翁家捐建的,重视程度怎样?先建学校再建自家楼。
根据史料记载,1922年(民国十一年),当地旅美华侨翁玉书等组织达德公理会,发起筹款兴建达德小学(现庙边学校),庙边村八户翁姓旅美华侨合力捐出半年工钱。1926年,学校落成使用,然后开始建设翁家楼。
荒草丛中赫然出现“祖国在我心中”的舞台背景,时光仿佛停留在莘莘学子在这里升旗唱歌、听老师讲革命先烈故事的那一刻,却不断提醒我荒废多年的现实。学校清理得很干净,却干净得不像一个学校。空荡荡的走廊上方无奈地斜挂着一盏硕大的玻璃吊灯,曾经照亮众多学子的前程,如今黯然失色。大门进来正对着欧式古典风格的礼堂,却没有了应有的热闹。
玉书楼
翁家楼于1927年始建,1931年落成。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分别为翁玉书楼、翁沃文楼、翁相忠楼,均为当时楼主的名字。 由于三座楼有些形似刘关张的特征,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刘备楼、关羽楼和张飞楼。三栋主楼和二栋副楼建筑设计据说当年请的是德国设计师,建筑样式虽说都是欧式,却设计各异,还结合了少量的中国元素,看得出设计师真是用心的,并没有简单复制,即使在今天,许多设计仍不显过时。能入内参观的只有玉书楼,其他都是门户紧闭。玉书建成后甚少有人居住,如今院门上盘踞的榕树已一米多高。
据说,翁家楼的建造者是翁瑞正,号玉书,北大毕业生,后来留学美国,再移居香港。他也是庙边学校的筹建者和捐款者之一。翁玉书去了香港经商后,很少回老家,但其子孙大多较有成就。翁玉书的长子翁国尧,曾经担任港英政府时期的御用大律师。
玉书楼的一大特色是各种形状的彩色玻璃窗,几乎没有重复的形状,对比历史照片上空荡荡的铁窗,应是近年新装上去的玻璃。虽说是三层建筑,但门外步梯直接去到的是第二层,第一层一半在地面之下,三栋主楼都是这样的结构,但整体设计还是有很大差别,等下可以看到。
进入玉书楼,两侧也有大片彩色玻璃窗。大片的彩色玻璃窗最大的好处是很好的采光和通风,还为室内带来浪漫的光感。进门这间应该是家人活动和接待客人的厅堂,地砖是原来的,门框和里面的墙纸似乎是翻新的,墙纸开始脱落了。进入室内,马上开启了彩色玻璃窗的美妙时刻,为破败的环境增添了浪漫色彩。拾步上楼,一边房间是弧形飘窗,另一边是三个硕大的菱形窗,美妙各异。钢琴虽已不堪,却仍带出旧日音符。
再拾步上天台,河山秀色尽收眼底,一个中式凉亭打破了西式的格局。弧形飘窗顶部居然也是中式绿瓦。
从玉书楼顶部往左边看,就是沃文楼。虽然也是很漂亮的洋楼,却少了些许浪漫气息。门户紧闭,对联亮眼,似乎仍有人居住。正规对称的八字形步梯,和玉书楼风格迥异。
翁家楼的第三栋就是相忠楼,遗憾的是沃文楼和相忠楼都找不到太多资料。一眼望去最大差别还是这个入户的步梯,这个是旋转步梯,和刚才两栋又不一样。侧面空旷,让我有足够空间拍摄建筑的侧面。顶部不再是中式凉亭。
相忠楼再往里走,还有两栋规模小点的二层西式洋楼,也见不到太多记载,无法得知情况。外观上看,情况更不乐观。
台山是著名侨乡,几乎每家都有海外华侨,翁家和翁家楼作为台山华侨和华侨建筑的一个缩影,从建筑可以看到悠久的国际化背景,也看到华侨在海外不止是辛勤劳作,还非常重视文化学习和培养后代。
热门标签: 翁家楼建筑摄影作品分享宗教建筑摄影作品 建筑摄影民国建筑摄影 古建筑摄影 中山大学老建筑摄影 山西古建 古建筑摄影 建筑摄影建筑摄影作品分享
微信扫一扫,直接沟通!
网站移动端
微信公众号
咨询热线:189-0300-7099